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个箱子正式发布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箱子仅是我自己设计自用的一个机箱,最开始我并没有量产的打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箱子的散热在双侧透面板的情况下非常糟糕,原因倒不是因为显卡,反而是因为电源进风口几乎是贴着侧板的钢化玻璃导致进风不足,导致积热严重。我自己用的是1600X+1060+240水冷的配置平时使用玩游戏什么的虽然会热一点,但也还能正常使用,但是在跑渲染的时候电脑会过热黑掉,在我拆掉两侧的玻璃侧板温度又正常了。这样的结果让我非常郁闷,因为散热不过关就意味着前面的所做的工作都白费了,一直到现在由于需要不定时做渲染,这箱子长期处于裸奔状态。我设计这个箱子的初衷便是双侧透的钢化玻璃面板,要知道市面上能做到10升左右且带双侧透的itx机箱确实不多。但这些想法最终迫于现实不得不放弃。
在这里先给那些还在期待这箱子的朋友一个消息:经思考再三我还是决定要重启这个箱子,但是抛弃原来的玻璃面板,改成跟T1类似的冲孔面板,最终效果图如封面所示。如果我做了这个改变,你仍然对它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继续关注我。我不确定在明年的什么时间会生产第一批机箱,但一定会做。我希望是明年年初的时候,但前提是我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数量大约是50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期待和争吵,我会先做好这批货才出售,届时我会在站内发布购买的链接。你可能不会第一时间买得到这个箱子,但是请放心,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一整年我们应该都会生产这个箱子。
我并不太擅长折腾PC硬件,也并没有投入过多的时间,但我对于自己的设计要求还是很严苛的,最终散热不行那就是不行。这以至于我一度打算推倒重来,而实际上我也这么做了,我后面就直接放弃了Archer去重新设计了一个机箱,这就是前面发布过的Lancer。我当然知道直接照搬T1的冲孔侧板就可以解决积热的问题。但开始我并没有这么做,因为我还对钢化玻璃的侧板保留一丝幻想,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带钢化玻璃的机箱。
机箱参数:
- 机箱尺寸:352mm x 135mm 218mm (不带脚垫)
- 主板:Mini-ITX
- CPU散热器限高:45mm
- 显卡最大支持339.5mm x 150mmx 62mm
- 电源支持:SFX
- 存储支持:最大2.5寸SSDX1,3.5寸HHDX1
- 水冷支持:常规120AIO
下面这些是我目前为止打的第二个版本的样品部分实物照,这箱子现在已经吃灰好几个月了,拿去氧化的厂家可能是不重视或者没专门做夹具,造成表面刮擦很严重,好在人家后面也没好意思收我钱。不过单就外观上来说我自己是很满意的。配置什么就不作介绍了。照片都是好久之前拍的了。本来还打算拆机单独展示零部件的顺便清清灰的,但是最近实在没精力再拆出来一件件展示了。拍照都比较随意大家凑合着看看就行,本来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做这些不搭杠的工作是真的累人。
不得不说,我找的那家做钢化玻璃的厂家做的质量非常好,无论是内部的丝印,还是尺寸的控制精度,都是我见过的机箱钢化玻璃里面数一数二的。我自己还有剩余十几片打样的时候厂家多给的。不过遗憾的是它们再也用不上了。
在我开始的设计中是有2/3槽切换的结构的,但是后来我后来放弃了这个结构。一方面是我自己用的是2.5槽的显卡,我可能在未来也用不着2槽的显卡。区别于T1我是完全基于CNC工艺设计的Archer,如果你稍微了解CNC你就应该知道,通过CNC铣出来的板子如果太薄就会出现变形,但如果太厚加工成本就会大幅上升。在双侧透版本的测试拉胯之后我也曾尝试过做CNC的侧板,但因为成本实在太高最终作罢。
说实话这种条纹撞色我曾想如果是用水转印的话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我本人还是挺喜欢这种效果的。
这是冷排的兼容测试,要注意的是,120冷排兼容长度必须要155以内,长了就装不进去了,这里用的是某宝公模的冷排。这里冷排风扇大概有1/3左右的面积会被挡住,因为我并没有做分体水的经验,也没打算做,目前还没对这种情况做过测试,更全面的测试要下一版本的样品才能搞了。
最开始设计的双槽版本,我也不知道发的什么神经要搞那一条条横杠。为了实现跟T1不一样的结构我也曾尝试过好多种结构几乎都不太理想,要么是因为挡板无处安放4个螺丝孔位导致安装不稳定,要么就是因为3槽的挡板加工过程出现严重变形。最终我还是放弃了2/3切换的这个结构,毕竟T1有一个就足够了。
我并非是专业的机箱设计者,有的结构变换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想法而做的改变,因此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我并不会为了适应大部分人的需求而改变自己的设计。我设计这个机箱的目的主要是因为适合于我自己的需求。尽管可能不会有很多人喜欢我的设计,但是我还是相信还是有跟我想法一致的人的,因此我愿意将设计这个箱子的的一些经历分享给你们。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其实是很累人,如果你们感兴趣不妨给我一些你们的想法。
大佬又图纸么